本月好书推荐:《北上》
馆藏地址:三楼社科书库1
索书号:I247.5/2338
徐则臣著

主要内容:徐则臣的《北上》以京杭大运河为轴心,讲述了一个跨越百年的故事。
小说采用双线叙事。第一条线索在1901年,追随意大利旅行家小波罗及其中国助手谢平遥等人,沿运河北上的旅程。他们一路历经艰险,展现了清末运河沿岸的社会风貌。小波罗最终客死途中,其弟马福德后来也因情缘扎根于运河畔。
第二条线索在2014年前后,聚焦于当年同行者们的后裔——谢望和、邵秉义、孙宴临等人。他们因运河申遗的契机而重逢,各自的生活与事业都与运河息息相关。起初,他们并不清楚彼此祖先间的深刻联系,但在对自身根源和运河历史的探寻中,逐渐拼凑出那段尘封的往事。
最终,两条时空线索汇合,揭示了个体与家族命运如何与运河的兴衰紧密交织。运河不仅是地理景观,更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史诗,无声地见证着从清末到当代的沧桑巨变。
推荐理由:徐则臣的《北上》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,以细腻笔触与宏大叙事,将河流的地理脉络与民族的命运轨迹紧密交织,成就了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学佳作。书中的运河不仅是地理坐标,更是充满灵性的文化符号。它静静流淌,目睹王朝更迭、见证战争硝烟、承载悲欢离合。通过几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沉浮,作者展现了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复兴的艰难历程,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变革。
《北上》的魅力更在于其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深刻描摹。船工、教士、商人、学者——这些鲜活的人物群像共同构成了运河故事的血肉。他们的爱恨情仇、理想与现实,无不与这条河流息息相关,让历史叙事充满了人性的温度。
这部小说既是向这条千年运河致敬的深情挽歌,也是对中华民族百年沧桑的深刻反思。徐则臣以精湛的文学技艺,让我们听见了历史的回响,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。《北上》不仅是一部小说,更是一段值得每个中国人沉浸其中的文化之旅。
欢迎广大师生研读。